ERP系统的实施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成本管理工作从管理环境、管理模式、成本信息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但系统实施过程充满了风险和挑战:材料清单、标准成本、工艺成本、新旧成本数据连接必须规划、合理解决,也是ERP成本管理工作在条件下面临的首要问题。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企业资源计划)ERP)它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平台,基于信息技术,全面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和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和绩效评价。
ERP系统成本管理条件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大量的业务流程管理,通过相关管理模块获取运营商所需的各种管理数据,如物流管理模块提供采购、库存、销售信息;财务管理模块提供应收账款、资金、财务、税务信息、决策信息模块,提供企业业务分析和交流分析数据。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所需的原始数据难以满足准确性和及时性,成本信息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成本核算间隔长,内容单一,对短期成本波动缺乏敏感性,不能为产品成本变化提供全面有力的因素分析。2.成本管理模式的变化
ERP系统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相同的管理模式也体现在成本管理中,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它采用了更加全面的成本管理模式。ERP系统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会计、控制、分析和评估,成本系统不仅停留在能够完成计算机化成本记录、归档等传统任务上。ERP在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下,资本流动的信息可以立即准确地反映在业务相关部门,真正实现成本的实时和全面管理。
扩展成本信息
ERP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管理范围往往局限于部门或产品,成本信息的数量和类型相当有限。ERP在条件下,成本概念跨越生产和产品,注重企业和产品的全过程、全方位和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ERP信息集成技术还解决了企业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分离和滞后,实现了成本信息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有用性,满足了全面反映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和未来预测信息的成本报告系统,实现了成本信息披露的多样化。
ERP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衔接问题ERP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模式ERP条件下的成本计算模式二者之间的衔接是整个ERP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物料清单的稳定性
ERP系统在生产管理中使用材料清单,即根据材料清单中规定的材料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底层开始,从低层到高层,结合零件的采购或生产,最大限度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产品,节约营运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是产品BOM不稳定性增加了ERP基础数据输入的难度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必然导致产品成本动荡,难以分析产品成本的变化。因此,产品改进BOM变更应分阶段、程序化,形成严格的审计制度。在技术上,可以设置不同的版本,以满足成本计算的一致性和产品更新的需要。2.制定标准成本
目前,大多数ERP系统成本核算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平均成本
先进成本,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尺度。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可以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结合实际成本对照进行成本控制。传统的成本计算体系中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制造成本法来计算收益和纳税。但是制造成本法中间接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不再进一步区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也不能直接应用于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因此,在ERP成本模块实施过程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必须定义明确、结构清晰,并且要充分考虑标准成本内涵与原有成本体系的关联性与可比性。3.成本管理模块的个性化
ERP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块包括成本计划、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报告等几个部分,在设计成本管理模块时,应充分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生产工序的特点,结合成本中心的规模,将有关成本发生记录到相关的成本中心分别核算,或者分批传结转到成本模块及获利分析模块中心进行处理,通过详细设定成本归集过程、实施工序成本控制,使成本核算从粗放型转向精确型,及时准确地反映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消耗,促进车间生产计划管理的规范化运作。
注重成本衔接的过程控制
在新系统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新旧系统的并行问题。在新系统未正式启用之前必须确定合理的并行期间、并行方式等;二是实施差异分析、进行成本跟踪。在两套系统并行数据的基础上,加强成本差异分析,使新旧系统在成本预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对比、成本报告与分析等方面紧密相连,有据可查,最大程度地避免ERP实施过程中新旧系统成本断层的形成。
综上所述,ERP系统的实施在为成本管理开辟广阔的前景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需要根据管理要求和生产特点重组成本管理方式,根据业务流程重整成本核算流程,同时,必须重视ERP实施中的过程控制,才能顺利实现利用ERP系统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目标。